英国教育卷成啥?我,儿子小升初失利,全家从伦敦搬到泰国陪读

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220位真人故事


(相关资料图)

我叫辛迪,70后英语博主,定居英国伦敦,目前在泰国清迈陪读。

都说中国教育竞争激烈,外国孩子上学无压力,很多人甚至把西方教育视为“轻松快乐”的代名词。然而,作为旅英华人、跨国婚姻家庭,我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,英国小学生照样卷,补课、辅导班、择校一样不少。

在对待孩子教育方面,英国老公与我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理念。他注重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和动手能力,不关注排名考试成绩。而我是典型的中国虎妈,从小注重孩子的语言、文化课成绩,目标是重点中学。

但是,尽管我用尽浑身解数,儿子小升初仍然没进入重点。无奈之下,只得择校到泰国清迈读书。

我做虎妈16年,体验过中英泰三国不同教育模式,没有找到最完美的,却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路。

(老公三文鱼年纪不大,却早早有了光明顶)

1973年,我出生在黑龙江省中苏边境小县城饶河,爸爸是教师,妈妈从事教务工作。我上面有个姐姐,10岁时我们随父母迁到祖籍河北保定。

初中毕业时,我考上当地“小中专”卫校,三年后成为县城小医院护士。我从小就喜欢看书看电影,对外界充满幻想,一直有周游世界的愿望。受父母和姐姐的鼓励,我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,等待走出去的机会。

1999年,我终于拿到河北师范大学自学考试英语专科文凭,又在2001年秋天等来了出国的机会。新加坡到上海招募外籍护士,我顺利通过面试,28岁的我第一次走出国门。

在新加坡,沉浸在全英语职场环境里,我的日常口语、医疗专业英语水平提升到全新的高度,不仅拿到了高于小县城6倍的工资,而且获得了过硬的专业医疗技能。

(老公是安全专家也是全能暖男)

两年后的2003年,我辞去新加坡的工作,挥别亚洲奔赴欧洲,飞向心中的目的地英国。

来到英国,我成功应聘到英国最大的一家医院——伦敦圣托马斯医院。在这里,我再接再厉再上台阶,考过雅思,成为了注册护士,带薪拿到英国布鲁奈尔大学本科文凭,专业从事公共卫生工作。

梦想已然成真,爱情却杳无音信。到伦敦后,工作和生活终于安定下来,30岁的我开始认真寻找另一半。

通过网络,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公Simon--一个热爱中国的安全问题专家。

Simon和三文鱼Salmon的发音很像,所以我干脆叫他“三文鱼”。他是前英国海岸警卫队军官,退役后担任英国海事局北部区域经理,兼任国际救援组织负责人,主要从事海上抢险救援。目前转行到国际旅游安全管控方向,主要负责咨询和培训工作。

(老公是国际救援专家,获得过很多奖章)

三文鱼曾多次参与地震海啸等国际救援,包括印度古吉拉特邦大地震,获得过很多奖章,个人简历在网上也可以搜索得到。

他说,救援已经在他的血液里了,他的职业素养让自己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,都是勇往直前救人于危难。

我和三文鱼可谓一见钟情,两人很快从虚拟走向现实,自己动手筹备婚礼。

老公是个DIY高手,从室外平台、婚礼帐篷,到最难的房子装修改造,都由他一个人完成。

在我们举行婚礼前两个小时,他突然发现烟囱忘了刷油漆,立刻脱下西装,爬上房顶,刷好烟囱并顺手安装了射灯。

婚礼前爬房顶刷烟囱,世界上估计就他一个人吧?

(儿子和老公一起铺装地坪)

我们为爱筑巢,很快我怀孕生下混血儿子京伦。

我跟所有的中国妈妈一样,从小就注重孩子的语言、文化课学习,而老公三文鱼则注重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和动手能力。

京伦从很小开始就在爸爸的带领下,学习使用各种工具,小小年纪,干起活来像模像样。

我们的房子是一座有年头的老别墅,位于伦敦泰晤士河边,房子前后都有河。后边的河比较窄,刚搬来的时候,上面搭着一个木板来回过人。老公觉得既不安全也不美观,就想建一座桥,并且要为我建一座中国风格的桥。

他在网上搜索资料,自己设计图纸,购买木头零部件,带着儿子一起锯木头、钉钉子、装护栏、刷油漆,最终建成一个充满中国风情的红色木桥。

(儿子从小学会动手,干起活来像模像样)
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尽管三文鱼这个“老师”不教儿子功课,但却依然是儿子心目中的英雄。

京伦在一篇作文中写道:爸爸是救援专家,还是DIY高手,他参加过好多救援工作,得过很多奖章,尽管后来奖章被小偷偷走了,但爸爸仍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。

也许是上天对我前三十年付出的补偿吧,让我有一个事业有成、爱家爱孩子的全能老公。

他修车只要不是必需4S店电脑检测的问题都能处理;电脑软件硬件都行,可以把电脑拆成一个个零件再装回去;公司的全球救援系统软件是他做的;公司 IT 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找他帮忙。

那么,全能男人有没有不会干的事?有!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项——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。

(儿子和老公一起参与架设木桥)

先说数学,他动手能力那么强,干活时很会计算怎样做才不会费时费力费钱。可他不会做儿子的数学题,真的不会,计算题和应用题都不会。他说在工作从来用不着计算,如果需要就用计算器。

再说英语,老公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,总可以辅导英语吧?错!他的英语语法没有中国人好,中国人的英语语法教得是最透彻的。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听儿子念书,还经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。

也许有人会说,西方是快乐教育,假期多,没有课后作业,不用那么紧张。

说实在的,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,直到儿子小学三年级时我才知道,英国有小升初,而且一个班级只有3、5个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。

英国公立小学一般30个人一个班,比例相当小。

(家门口即将铺设完工的木桥)

英国的重点中学小升初考试,一般是在刚进入六年级的时候进行的,成绩在前10-15%才能获得入学名额。

重视教育的中国人一向只盯着这个目标,所以这肯定是中国孩子必考的。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人也开始加入竞争,因此,英国小升初考试激烈程度并不比国内差多少,

由于老公跟我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教育理念,儿子的文化课学习基本全靠我,我感到压力很大,内心的考试焦虑也被激活。

我的起点很低,从“小中专”一步步艰难爬升,才拥有了今天的一切,那种辛苦只有我知道,所以绝不想让儿子重走我的老路。

(儿子和老公在家门口河边钓鱼)

辅导儿子的过程充满了紧张焦虑,两年下来我感到身心俱疲。

有一天去美发店,理发师竟然发现我有了白头发,我感到一阵悲哀。后来没多久又感到胸口痛,我一下子紧张起来,把能想到的病全往身上套:肺癌、肺结核、心肌炎......我担心自己病倒了,儿子可怎么办?

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,到医院找专家咨询。专家听过我对症状的描述后,第一个问题就问我:“你的孩子今年多大了?”

这位专家真有经验,让我佩服!他是对的,我的病完全是由于孩子考试导致的心病啊!

俗话说:越怕什么越撞见什么。尽管我们做了各种努力,儿子的小升初考试最后还是以9分之差没有进入重点学校。

考试失利,让儿子受到挫折,内心闷闷不乐,好在姥姥姥爷不断跟他聊天开导,帮助他走出阴影。

(儿子与老公一起架设屋门前的遮阳棚)

儿子在新的中学感到各种不满意,总还是向往更好一点的学校。上完七年级后,他说什么也不想去那个学校了。

牛不喝水强按头肯定是不行的,我们不得不通盘考虑儿子的下一步。

毫无疑问,国内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,如果回国可以选择理想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。再说我父母年龄都大了需要人照顾,我们回国发展无疑是最佳选择。

仿佛上天在帮助我们下定决心。2019年冬天,老公巧好获得一个到北京考察的出差机会,他带儿子游览了北京,爬上了万里长城、登上了烽火台。

北京之行让老公和儿子对中国有了更深的感情,更坚定了到中国的信念。老公甚至干脆辞掉英国的工作,加盟中国一家国际旅游公司,等待2020年初赴华就职。

(儿子与老公登上万里长城)

与此同时,儿子办理好退学手续,我也告别在英国工作了20多年的医疗行业,投身英语培训工作,并联系好国内一家培训机构,做英语口语老师。

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我们提前预订了2020年3月28日的机票回国,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,就在3月27日,因为疫情,飞赴国内的航班取消了。

计划一日生变,让我们全家处于“悬空”状态,感到万分焦虑。

茫然无助之中,我们决定把离中国最近的泰国作为暂栖地,并经过考察选择了清迈的一所国际学校。

(我与儿子小时候的对比,左边是我右边是儿子)

中国有句俗话说: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原想着泰国只是我们的暂栖之地,疫情好转后会回到国内,然而京伦完全融入这里,甚至说为什么不早点带他来这里?

说到儿子京伦,中国基因在他身上得到完美体现,除了长长的睫毛像西方人,其他简直和我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
在英国,同学并不把他当成英国人,都喊他中国人。而在中国学生中间,同学们也好奇地问他:“你真的是在英国长大的吗?怎么中文说得这么好?”

我感到最欣慰的就是教会了儿子中文,要求他每天读中文读物,写100个字的中文日记。多年不懈努力个中艰辛,只有经历过海外生活的妈妈才知道。

目前京伦可以用汉语无障碍交流,用中文写作,尽管字体还不够漂亮。

(我们一家拍摄泰国服装全家照)

现在,京伦课余时间一直在勤工俭学辅导英文,对象是刚从中国来泰国的小朋友。已经在清迈的面对面上课,在国内的上网课,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小老师。

我还惊喜地发现,他在教学中还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小妙招。京伦的这个教学经历受用终身,因为这也是对他沟通能力的培养。

在清迈陪读过程中,我发现很多国际学校的中国家长,不具备和学校直接进行对话的能力。所以,我刚来几周就办起了免费的家长英语学习班,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当地环境,更顺畅地用外语沟通。

每天花几个小时做教学视频、做直播,有人问我说你图什么呀?

我觉得,用这么一点时间,就能帮助别人改变生活,也许甚至改变命运,这简直太让人有成就感了。

(每天花上几小时做直播,我感到很充实)

有一天去移民局办手续,后面有人说:“哎呀,你是京伦妈妈吧?我看过你很多文章,很喜欢你的分享。”

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同学的家长,可发现并不认识。

还有一次陪孩子游泳,一个妈妈跑过来说:“京伦妈,我在国内的时候就看了很多你写的内容,然后就来到了清迈,谢谢你提供的资讯!”

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多,我不小心竟然成了“网红”。我知道做自媒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我无意当“网红”,但我知道自己有社会义务,那就是分享自己的经验,去帮助更多的人。

陪娃16年,我体验了中英泰三国不同教育模式,意识到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模式是十全十美的,只有你不断的调整和适应、不断的发掘和发现。

(儿子京伦的中文写作:吃遍中国的梦想和当考古学家的理想)

我深深地体会到,陪孩子的过程,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,很多时候你是把自己的焦虑投射给了生活,其实孩子并非如你那般脆弱。

京伦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,他的理想是当一名考古学家,他还有一个吃遍中国八大菜系的梦想,他说他将来要到中国上班,一直陪着最爱的姥姥姥爷。

通过鸡娃择校这番折腾,让我和儿子乃至老公,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所在。我们从当初的困惑焦虑,变得更通透自如。

还越来越体会到,我们当然要为生活而努力,但如果努力投入的方向和自己热爱、擅长的方面能够结合,那么努力不仅会事半功倍,还会回报给你无限的幸福感。

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糖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。不要害怕改变,勇敢地尝试,也许下一块就是你最爱的味道!

【口述:辛迪】

【编辑:心大陆】

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,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,而且,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!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,请关注我们吧!@真实人物采访

关键词:

x 广告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今日仓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